体育健康学院举办《体育之研究》读书分享会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要倡导多读书,建设书香社会”的理念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,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“课程思政”建设要求,5月22日上午,体育健康学院第三讲“以体育人 以体育心”读书分享活动在奉浦校区网球场举行。
张云瑞老师和网球班近30名同学集体研读和讨论了经典体育论文《体育之研究》。这篇文章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撰写的,1917年4月以“二十八画生”署名发表在《新青年》杂志,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份体育文化珍宝,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同志公开发表的最早的文章。自其发表以来,体育界和理论界广大学者对该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,研究成果颇丰。
《体育之研究》主要分为释体育、体育在吾人之位置、体育之弊、体育之效、不好运动之原因、运动应注意之项以及自编的运动操等几个部分,全面阐述了体育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作用,不仅总结了中西体育观念的得失,正确论述了体育的概念、目的、功能、原则,阐述了体育与德育、智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,还提出“三育并重”、“身心并完”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。张云瑞老师一一为同学们做了解读。
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,一名同学讲到,毛泽东同志讲的“故夫体育非他,养乎吾生、乐乎吾心而已”,一百多年前的伟大领袖已经有这样的看法和认识,实属难能可贵,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。通过阅读《体育之研究》,我对他越来越敬佩了。有同学认为,伟大领袖毛主席通过此文,主张通过发展体育,走救国救民的道路,提倡勇武世风和充满朝气、奋斗向上的人生观。他的那句“欲文明其精神,先自野蛮其体魄”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。也有同学提到,通过阅读《体育之研究》,发现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含义很深刻,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,对我国当前的体育改革有指导和启迪意义。中国体育不能没有思想,也不能不讲真义。以健身为内涵,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大众体育,和以取胜为内涵,以追求功利为目的的竞技体育,两者内涵本质不同,但目前我国需要这两种类型的体育。学校体育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与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不谋而合:树立健康理念,增强学生体质,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。作为当代大学生,应该在学好专业知识、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,不忘身体素质的锻炼与提高,走入社会才能有更好的身体为国家做贡献。
其余同学也纷纷表示,回去会继续仔细学习、深刻领会本书的思想内涵,将《体育之研究》的精髓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在日常学习之余,充分利用校园资源,坚持每日锻炼,参与体育社团活动,以实际行动提升体质,为将来服务社会、报效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撰稿:王海
摄影:王海
审核:丁秀娟
责编:徐琼